令大众深陷泥潭的“排放门”余震犹在,但基本上已经宣布了“柴油路线”的夭折。大众汽车关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也逐渐调整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上来。从大众去年发布的“2025战略”来看,预计到2025年,将会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汽车,占车型总销量的20%至25%。
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尤为倚重,又不得有失的“关键版图”,在政策的春风下,用电动汽车再次打通市场是最理想的结果。“江淮大众”项目可以看做一次试水,批复细节显示,“江淮大众”生产的车型,既不会挂大众标,也不会挂江淮标,而是设立一个全新品牌,类似于戴姆勒和比亚迪合作之下的腾势品牌。
此外,合资合同中也提到了很多“行业热点”,诸如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和二手车平台等。“江淮大众”不只是一家单纯的新能源造车厂,智能化、网联化的光环都将披挂在身。
那么,问题来了,“不挂大众标”的新品牌,消费者买账吗?平心而论,背景相近的腾势并没有取得预见之下的成功,“江淮大众”会成为下一个腾势吗?这个问题目前很难回答。
其次在市场层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在“做大”,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不比腾势刚起步那两年,如今,要在新能源市场“淘金”的队伍不断壮大,“电动车生产资质”的牌照之争愈演愈烈,“互联网造车”大军纷纷从PPT的夸夸其谈跳向了务实的量产车阶段,而“江淮大众”也揭示了传统造车势力捍卫市场既得利益的决心。或者说,竞争者亦是同行者,越多的造车势力加入战局,整体的“盘子”才会做大,新品牌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补贴退潮,造车新势力少了一个“涌进来”的理由,但也还给了这片市场应有的澄澈。所谓的“新能源补贴”,本就只是一个引子,政策上扶一把,之后能不能“跑起来”,还得看“造车们”自家的竞争力。将来的排放指标越来越严,碳积分仍将继续刺激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江淮大众”只是一个开始。
5月2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江淮大众”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50.61亿元,合资期限25年,预计建成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建设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有自己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选项:
问我们评论
此外,合资合同中也提到了很多“行业热点”,诸如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和二手车平台等。“江淮大众”不只是一家单纯的新能源造车厂,智能化、网联化的光环都将披挂在身。
联系支持
此外,合资合同中也提到了很多“行业热点”,诸如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和二手车平台等。“江淮大众”不只是一家单纯的新能源造车厂,智能化、网联化的光环都将披挂在身。
寻找有用的东西
还有一个问题?
自从1910年凯迪拉克开始对旗下所有轿车采用封闭式的车身设计标准,不仅从此让驾驶者与乘客无需担心灰尘、污泥或雨雪会弄脏衣服,更是开启了汽车内饰设计的新世代。
近期文章
- 宝马紧接着又拿出全新运动轿车 2013年12月15日
- 从以上历史你看出了什么? 2013年12月12日
- 随后2000年又是一场金融危机 2013年11月21日
- 四缸机的动力输出则相对平稳 2013年10月28日
- 发动机内部的惯性力能够互相抵消 2013年9月11日
- 二阶往复惯性力距不平衡 201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