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坦克博物馆(下)

3275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使用了部分苏军的T-26系列坦克。从上图的宣传画中可以判定,当时的国民党军队装备的T-26早期不带管架式天线的低配版。在德军闪电突袭苏联之初,苏联红军装备了不下5000台这款坦克,遗憾的是因为战术使用不当,被清洗后的苏军中高层指挥员缺乏等客观因素,T-26系列以及BT系列坦克损失殆尽。而在中国战场上,因为国民党军队的训练不足各作战单位配合不当,也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火力猛防护力出色的优势(相对日军的轻型坦克)。

 

装备97式坦克的日军在进攻长沙的宣传画(日军宣传机构印制)。

 

日寇铁蹄贱中华,从上图可研判,侵略中国的日军坦克部队的装备构成。坦克与轮式装甲车混编,坦克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步兵用灵活的战术为坦克提供近战掩护。在抗战初期日军无论在装备上还是训练上都强于中国军队。

 

从二战之初至战败日本国内的三菱重工、中岛重工以及丰田自动车等现今知名的车厂,都为日军侵略中国屠杀我抗日军民提供全力的支持。

 

从坦克博物馆南侧的实物展示厅离开,就可看到中央广场展示的坦克装甲车辆实物。位于西侧、南侧以及北侧的装备大多数是我军现役以及曾经现役的主战装备。上图是63改水陆两栖装甲车。这款由201所研发的履带式人员装甲输送车,是我军第一款制式装备的专用装甲车。从1963年装备部队至今仍有大量改型服役。经历了抗美援越、自卫反击战、两伊战争以及海湾战争的实战考验并大量出口。

 

63改装甲车则是在1990年代末期装备我人民解放军。这款改型武备研发的初衷则是为了解放台湾岛执行渡海作战抢滩登陆战斗任务。在63式装甲车基础上加装了前后两部浮箱以加强横渡台湾海鲜的平稳性。

 

新改型的63式,并没有对车厢进行太多结构上的修改,仅是在车身两侧焊接了置物格栅,换装大功率发动机组件。

 

原有的开放式的机枪射击塔,变成了全封闭焊接炮塔,可安装12.7毫米口径重机枪和38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

 

上图是63改的后部浮箱特写。

 

上图是63改履带两栖装甲车前部浮箱与车身上装甲之间密封件的特写。

 

从以上几点研判可以确定,63改两栖装甲车前后浮箱并不是车身完全固定,而是通过铰链连接。这样的设定为的是在日后遂行抢滩登陆台湾东海岸(包括钓鱼岛和南海诸岛国)战术行动完成后,可快速轻装进入岛内完成后续攻击行动。

 

上图是63改的驾驶员舱盖上的高位观察具特写。当车提前的防波板放下后,遂行抢滩登陆作战任务时,避免驾驶员正向视场出现死角所设置。

 

车体上装甲左侧布置了,包括日间行车灯(前照灯)和红外照射大灯,所有灯具都被钢制格栅覆盖且保护。

 

大直径单轮缘全密封4负重轮单销双齿履带,是63式家族装甲车最显著特征。

 

59式主战坦克,是我国第一次自主研发的中型主战坦克(部分技术是在苏军T-55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早期装备的10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可轻易击穿北约装备的M48系列坦克前装甲。59式坦克,从编号来看1959年定型,至今其最先进的改型59D(换装大马力发动机、改进悬架、加装双向稳定观瞄系统加装120毫米口径线膛炮)仍在北京军区38军部分单位服役,部分产品出口至巴基斯坦可中非部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