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3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成为长期问题,很难预测何时可以战胜病毒,它可能成为永远不会消失的流行性病毒。迈克尔·瑞安以艾滋病为例,尽管艾滋病毒没有消失,但人类已找到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艾滋病。迈克尔·瑞安表示,希望可以研发出高度有效的疫苗,并分配给世界上所有人。
近日,日本NHK电视台发布了一个模拟病毒传播视频,展示了新冠病毒在餐厅中的传播速度。十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其中一位是“感染者”,他的手上涂了荧光材料,试图模拟新冠病毒是如何在室内传播的。
在场的志愿者一起用餐,半小时过后,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手上的“病毒”不仅沾到了志愿者的嘴边,而且扩散到餐盘桌子杯子上。此外,同桌的其他食客也粘上了不同程度的“病毒”。NHK电视台表示,实验证明如果没有防护措施病毒可以迅速传播,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可以大大降低病毒传播。
不过,尼科尔斯也表示,实验情景是“人为”模拟的,接触本身被强调得比较多。神户大学传染病专家岩田健太郎对此表示赞同。岩田称,“实验只是描述了(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这并不能证明(实际)发生了什么,所以必须明确区分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情况”。
一项发表的新研究显示,说话产生的液滴可以在封闭空间的空气中悬浮十多分钟,这突显了语音传播可能在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的一组研究人员让接受试验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大声重复“保持健康”这句话25秒。投射到盒子里的激光照亮了液滴,使它们能够被看到和计数。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研究显示,通过语音产生的唾液微滴在空中平均停留了12分钟。
考虑到唾液中新冠病毒的已知浓度,科学家估计,每分钟大声说话可以产生1000多个含有病毒的液滴,能够在封闭的空间中停留8分钟或更长时间。